当年,英伦玫瑰黛安娜王妃的香消玉殒还曾让不向米字旗致敬的我黯然神伤过,然而,当我看完《女王》这部描诉英国王室直面黛安娜之死,布莱尔政府、王室、民众之间的博弈游戏的影片的时候,我发现,对于这件事恰恰相反我们应当给与皇室或者女王予更加发自肺腑的宽容及尊敬。
这部电影可以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和最佳女演员奖,不仅仅因为它把真实的新闻片断和故事拍摄情节结合的很好,更因为它展现了一种时代的变革,以及作为个人和代表“过去”的皇室的小众在时代和公众面前是如何的无奈,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曾几何时淹没在不断前行的民众时代之音里,女王向平民低头了。
影片中经常被强调的一个词——现代,正是这个词引发了这场危机公关。
关于电影里被猎杀砍头的麋鹿那一段落的刻画非常精彩而富于暗示意味,影评圈里有人说,麋鹿被猎象征着戴安娜之死,女王强硬的态度因目睹了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而被软化,暗示了她随后的转变。但是我不这样看,我觉得那头14角的麋鹿象征的正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本人,麋鹿被砍掉头颅象征了曾经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没落,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度,王权,在人人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已被砍头,而刽子手就是这个时代的民众和媒体。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1997年的英国,英女王输给的不是她的信守了50多年的准则,不是作为皇室的低调保守,也不是咄咄逼人的更为年轻一代的民众,而是——媒体。黛安娜死于媒体的穷追不舍,而在此之后,一位70多岁的老人,被现代化的媒体伤害了。媒体的鼓动性和煽动性威力更甚于谋杀了黛安娜的那场车祸。而愚民无论在哪国哪朝哪代都是存在的,在科技进步、全民知识水平提高、公民意识健全的今天,被媒体包围着无处遁藏的民众中,依然有愚民阶层的存在,只要被暗示,就可以煽动起一场危机,而这与人们所受教育的程度高低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文革不仅仅只会发生在中国,在英国和在中国都一样,宣传的手段是促成民众转变的杠杆,媒体齐心协力时几乎无坚不摧。是英国传媒在这一事件中不断加以渲染和煽动,不断把英国王室的无作为加以放大和对比,于是民众的敌意越来越浓,最终把女王推上了这个她不愿意面对,但是又不能不面对的尴尬境地。
女王在影片最后对首相布莱尔说:“现在的人民喜欢感人肺腑的演讲,但我不擅长这个,从来都不,我喜欢压抑自己的情感,我愚蠢地认为,民众是想要这样的女王,而不是那种小题大做的类型,职责第一,个人第二。”我承认,这段话打动了我。
然而一如既往的信守了这个准则50多年的女王,她的信仰,她的地位被撼动了。布莱尔在这件事的立场上从一开始的咄咄逼人,到后面扭转风舵,说明了他能理解了一个女王为了王室,为了国家,为了她的子民默默坚守了50年,理解了女王内心的悲哀和她并不情愿的职责。女王在位50余年,在这期间她接受了10任首相的觐见,从最初的邱吉尔开始,到如今的布莱尔,都没什么不同,从二战期间她在战火废墟中与她的子民站在一起坚守自己的家园开始,到如今她站在自家门口面对聚集的群众面带微笑的阅读那些谩骂她的卡片却还要高贵优雅的致敬,一切一切都因为黛安娜事件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终,她还是向“现代”这个词妥协了,至少女王说出了“现代”这个词。我觉得很悲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所信仰并身体力行的“低调和隐忍”,“职责第一,个人第二”成了授众人以攻击口实的把柄。她也没想到,不止大英国昨日的辉煌已成历史尘烟,英伦文化最后一点精神底蕴也如西行落日,在慢慢消散它的余晖。这是一个高唱展现自我,宣扬离经叛道的年代,人们需要的是倾泄,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情感,无语承受误解。传统很苍白,尤其是当其面对现代传媒机器的强大。观念其实早已改朝换代,想要颠覆的也不仅仅是区区英国王室所代表的君主制。人民不答应她独自处理家事,因为平静与沉默一向有很高的机率被当作“冷血”看待。一个老人最终只得选择了退让。英国皇室老了,她的时代一去不返。但与其说王室没落,女王屈膝。倒不如说是她所代表的内敛行事的原则与方式的没落。
所以她对她的首相说:不,这不是谦逊。是屈辱——忍辱常常跟随负重之后。它们相伴偕行。
电影《天使爱美丽》中,
报店老板:英国的王妃死了,那么年轻漂亮,可惜了。
艾米莉:如果不年轻漂亮,难道就不可惜了?
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注解:
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戴王冠的头是不能安于他的枕席的(意为:头戴皇冠者寝食难安)
Henry IV. Part II, Shakespeare
《亨利四世》第二章,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