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6 | [旅光略影] 五月的首都博物馆,一个人的珍宝展
类别(摄影) | 评论(2) | 阅读(472) | 发表于 14:13
今年四月,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同时举办了一起大英博物馆珍宝展。当时,我趁五一长假,独自一人跑到首博去看展览,通过我多次看展览的经验,发现只身一人去博物馆、画廊之类的地方看展览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五月看了展览,而那时整体的资料至今仍躺在我电脑里,如今实在觉得自己懒过头了,才想起要在blog里补上这一笔。

首都博物馆除大英博物馆珍宝展外,还有将近十个常驻展览用于展示老北京文化,我在里面从上午9点逛到下午5点关门,觉得还没怎么逛,闭馆时间就要到了,所以后几个展厅基本是走马观花。

大英珍宝展的展品确实不错,有木乃伊,有“被诅咒的棺盖”。当你多看几次历史及文物类展览,多看看外国人写的全球通史、地区通史等历 史类专著后,就会越发体会到:和世界文化比起来,中国自己的教科书里宣扬的五千年文化和历史并不那么独树一帜!比中国历史更悠久,更丰富多彩的“史实”有太多、太多!

看大英珍宝展的中学生、大学生和父母带着的小学生尤其多,展区里面挺展品密的,人也多,不要牵牵扯扯,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或者挤到蹲着看展览介绍的人。第一个展区就是“埃及展区”,也就是人最多、珍品最多、任意拍照的人最多的地方。与其偷偷摸摸拿相机拍照,还不如自 己好好看展品得了,昏暗的灯光,没有几个人拍回去的照片能用的!

另外,关于民族性问题是在当时那次展览里被媒体报道最多的内容,那次展览没有中国文物,而且在对大英博物馆的简介中我惊奇地了解到, 大英博物馆根本就没有中国馆,中国文物均收藏于东方馆中,但是日本却有单独的藏馆。

除了大英文物展之外,老北京文化展里面值得推荐的有故宫御用金银器展、古代北京建筑展、老北京风俗展、燕地青铜艺术展(有伯瞽)、古代瓷器展、古代玉器展、古代书法展(有郑板桥手抄真迹,据说花上百万购得)、古代绘画展、佛像艺术展、书房珍玩展。一天绝对逛不够! !!这里只把大英文物展里的部分照片贴出来给大家看,至于老北京文化展,因为长年进行展览,就不贴照片了吧,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20元一张票足够你逛一整天,赶上周二,还能免费进场。^_^。PS:因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所以我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有黄有暗,大家凑合了吧 。

大英文物展部分

史前时期


石球


双面砍砸器。旧石器时代早期,来自坦桑尼亚。这个是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藏品之一,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制品,打制而成。砍砸器大 约出现在距今250万年以前。从制造工具开始,人类才与其他物种彻底地区别开来。掌握工具制造技术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埃及

埃及,拉丁语意为“尼罗河的礼物”。在茫茫沙漠中,人们只能依水而居,古埃及文明就发祥于尼罗河两岸。尼罗河定期的泛滥及相对封闭的 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埃及人不灭、再生、永恒的信念。古埃及的艺术也与这种信念相关,并且一贯保持了冷峻的独特面貌,被人称为“静穆的 伟大”。艺术创作遵守的“长存的秩序”与“恒定的伦理”形成了独特的“为来世而艺术”的埃及风格。



葬翁。制作木乃伊时取出的肝、肺、胃、肠四种内脏进行脱水、防腐处理后分别放入四个内脏翁中,内脏翁随木乃伊一同下葬。翁塞上的人、 狒狒、猎鹰和豺的头像象征保护四种内脏的神灵。这套内脏翁是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套。


人形内棺。这具木棺是典型的古埃及人形木棺,专用于高等级男性贵族。它是棺椁中最里面的一层内棺,用于盛放木乃伊。表面的象形文字和 图案大意是神灵将保护死者在阴间的生活,死者的灵魂能够通过绘在棺盖上的眼睛看到这些图画。


“乌加特之眼”护身符。这种护身符曾非常流行,它代表猎鹰之神“荷鲁斯”的眼睛。传说荷鲁斯的眼睛曾被混沌之神取走,后来又被取回, 因此他的眼睛具有为生者护身、令死者重生的象征意义。这件护身符的眼睛下方有鹰翅和鹰腿,强调了护身符的内涵。


不祥的木乃伊盖板。是用于覆盖木乃伊上的人型木板,此具是女性木乃伊盖板,上面描绘了死者来世的图安。这个盖板被誉为不祥的盖板,跟 它撤上关系的人都或多或少遭遇厄运。


赛克荷迈特女神坐像。人身狮首女神,是古埃及的惩罚罪行之神。

美索不达米亚

希腊语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的艺术由这一地区的不同部族政权相继创造,形成 了多重的特性。两河流域的文化不重“来世”,其艺术带有明显的“现世”思想,善于表现世俗生活。即使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带有浪漫的 色彩。受环境因素影响,两河流域的艺术在造型和装饰上善于利用动物形象,代表了古代东方装饰的特征。


树叶形项饰。这件项链由金片与天青石和红玉髓交替穿成。天青石的矿藏位于阿富汗西北部的巴达赫尚地区,遥远的路途,加上优美的蓝色, 使天青石的使用在乌尔成为财富的象征。乌尔王陵中除了丰富的随葬品外,还出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仅见的人殉现象。


太阳神滚印。印章在泥板上滚压而成的图案,中央站立者是太阳神。在伊拉克南部,太阳是从东边与伊朗分界的扎格罗斯山后面升起的,这决 定了太阳神图像的样式。所有侍从都留胡须,戴着有角的头饰,表明他们也都是神。在阿卡德时期,诸神经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划分,重要神灵 的图像得到了发展。


阿淑尔那希尔帕二世雕像。这件雕像放在掌管爱情、生育与战争的伊丝塔尔女神庙中。国王保留很长的头发和胡须,是亚述宫廷当时的风尚。 右手握着的镰刀,据说是一种神灵与怪物搏斗用的武器。左手的权杖表明国王是作为主神阿舒尔的副摄政来执掌朝政。刻在其胸口的楔形文字 表明了国王的封号以及他的家谱,并提及他曾向西远征,直达地中海。


王后的竖琴。这件竖琴出土于乌尔王陵中一位王后的陵墓。竖琴前面的镶嵌板是由天青石、贝壳、红色石灰岩用沥青粘合制成的,共鸣箱前面 的公牛头为金质,公牛的胡须、头发、眼睛由天青石制成。

古希腊

希腊是爱琴海的宠儿,曲折的海岸线为希腊提供了天然良港,开放的地形使其更易接触埃及和东方的古老文明。古希腊是泛神论的城邦,奴隶 制民主政治和神话传说为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精神资源,使古希腊艺术呈现出一定的人本主义色彩。文化的交流使其具有发达的哲学、美学和严 谨的科学,它的艺术法则为古罗马艺术乃至以后的整个欧洲艺术奠定了基础。


黑像陶酒坛。公元前7世纪末,在东方纹样陶器上就出现了黑像陶的萌芽。黑像陶即在赤褐色或黄褐色的陶壁上,用黑色做剪影式的描绘。在纹 样上可以看到埃及绘画的影子。这是黑像陶晚期的作品,绘有赫拉克勒斯在雅典娜帮助下完成十二件奇功中的一个情景。


赫尔墨斯雕像。赫尔墨斯是希腊为众神传信的信使和掌管商业、道路的神。此件雕塑不仅遵循了公元前4世纪著名雕塑家和西帕斯创造的长腿、 细腰、小脑袋的造型原则,还体现了希腊化时期强烈的身体动式和塑造肌肉组织的特点。


美神和小爱神挂饰。阿芙罗狄特(维纳斯)形象和与她相关的圆形物在当时珠宝领域相当流行。这种吊坠挂饰根据此时期前仅存在于埃及的青 铜制品而创新,采用高浮雕形式,经过手工压制而成。

古罗马

在古罗马帝国兴盛之前,伊特鲁里亚文化为代表的各族文化和半岛南部希腊殖民地的文化,共同缔造了亚平宁半岛艺术的繁荣。随着罗马帝国 的扩张,希腊人和伊特鲁里亚人被征服,他们的文化被罗马所继承。在古罗马的艺术中,既有希腊的神话,又有伊特鲁里亚的世俗,形成了浓 郁的人文主义特色。在人文主义的环境中,基督教艺术开始萌芽。


狄奥尼索斯雕像。这件雕塑是罗马帝国时期复制的一件希腊化雕塑,发现于地中海沿岸的昔兰,原作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该作品的造型明 显带有希腊“对偶倒列”的艺术法则,即人的身体一边紧张,一边松弛,两肩连线与两髋连线的方向相反。


罗马皇帝哈德良半身像。哈德良是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也是罗马帝国第一个蓄须的皇帝,这一行为很快被全罗马的追随者所效仿,并成为时尚 。哈德良的统治巩固了罗马帝国的和平,在不列颠,他主持修建了著名的“哈德良长城”。这尊雕像的眼睛有雕刻出的虹膜和钻出的瞳孔,是 当时刚开始运用的表现方式。


奥古斯都像的奥里斯金币。罗马共和解体后,奥古斯都·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罗马征服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罗马 得到了一个长时间的和平发展的环境,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奥里斯是当时罗马金币的基本单位。

早期欧洲

早期欧洲大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只是松散的城邦,各地工艺美术风格不一,各具特色。罗马艺术风格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影响到其 控制的地区,给各地艺术带来了罗马风格。


科尔多瓦珍宝。当罗马帝国征服西班牙的时候,一批银器被主人埋在了西班牙科尔多瓦地下的窖藏,使得这些具有鲜明西班牙风情的饰品得以 完整保存下来。这里展出的臂钏、项圈和胸针是这批银器中最精美的一部分。


凯尔特金币。这种金币流通于从德国南部向东直到捷克、匈牙利这一地区,它在当时又被昵称为“彩虹杯斯塔特(古希腊金币单位)”,这一 名称来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农民们在雨后的农田里发现了这种小杯子形状的小金币,认为金币是彩虹消失后从彩虹里坠落下来的。< br>

“苏塞克斯环”手镯。这种手镯被称为“苏塞克斯回环”,以其仅发现于英国苏塞克斯郡、器身呈环形而得名。其特点是手镯由一整根青铜条 折成,对折后的两头伸进中心圆环里。

伊斯兰世界

伴随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带有显著宗教色彩的伊斯兰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借助伊斯兰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伊斯兰艺术的影响超出了阿拉伯地区的范围以及宗教范畴,与阿拉伯势力所及地区的艺术相互交融,形成了简洁与繁缛统一,造型与装饰统一 的特点。13世纪,蒙古人带来的中国文化使得东西亚文化进一步交融,给伊斯兰艺术带来了新的面貌。


珐琅釉描金玻璃灯。马穆鲁克苏丹及他们的穆斯林亲王在开罗修建了许多清真寺,为了满足需要,他们订购了大批这种悬挂在链子上的灯。包 括这两件在内的许多灯具,都刻有《古兰经》中的诗句,以强调灯的象征意义。


星形壁砖。这些瓷砖是建筑装饰用砖,上面施有钴颜料与上光剂。上光剂是伊斯兰陶瓷工匠发明的一种复合金属颜料,使器物表面沉浸贵金属 的光泽。这些瓷砖上的纹样有的带有中国装饰艺术风格,由此可见13世纪蒙古西征带来的中国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立马图。马的右后腿上有一个词“ZAFAR”,意为“胜利”。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这个记号普遍出现在莫卧尔王朝有关马的画上。这种画非常 流行,就像是养马需要的马的血统证书一样。

东亚和南亚

古代朝鲜、日本受中国文化及佛教文化影响颇深。日本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完成了由“唐风”向“和风”的过渡,确立了日本艺术 自然、浪漫的风格。

古代南亚的艺术,以印度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艺术为代表,造型夸张,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装饰上的韵律。


纯陀女神雕像。女神坐在莲花座上,在她脚下是一群供养人。这件雕像表现女神正在用一只手往自己的前额上放一个装饰性的标志。这件女神 像可能出自中印度一处重要的寺院遗址。


屏风。这是一幅狩野派障壁画。狩野派是日本绘画史上最大的画派,从15世纪后期开创后,曾为幕府御用,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影响极其深 远。最晚从16世纪末期开始,以花鸟为主题的障壁画盛行。常用金箔做背景,来装饰光线暗淡的城堡、庙宇或者宅邸的内部,从而增加生机与 活力。


玉壶春瓶。高丽王朝。这件瓷瓶是酒具。它的造型、釉色以及烧制工艺上都受到中国宋代临汝窑的影响。临汝窑为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窑址,以 烧制青瓷为主。此件瓷瓶在器形上仿照中国的梨式壶,具有釉色略青,釉面有细微开片等临汝窑瓷器的特点。

非洲

非洲,拉丁语意为“阳光炽热的地方”,大面积的沙漠造成了各部落在地理上的相互隔离,自然环境的封闭导致了非洲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企盼,其艺术品保持了古朴、稚拙、简洁的特点,有着原始自然主义和抽象的风格,带有较强的宗教 性。


铜装饰板。贝宁王国,非洲西部古国,建立于公元14世纪前,在16、17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其文化以铜雕像、牙雕、木雕等精美的艺术品而闻 名。这类铜板大都采用失蜡法铸造,装饰在宫殿的立柱和横梁上。图案有的是赞美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有贝宁宫廷生活和典礼仪式生动记 录。在19世纪末之前这种装饰板逐渐衰落。


木雕像。库巴王国有用雕像纪念国王的传统,这类雕像在16世纪早期开始使用,代表着王权的主要特征,并颂扬对黎民百姓的统治。雕像常常 是在统治者死后雕刻,主要表现精神层次,而非个人外貌。国王雕像上都有皇家标志,如帽子、剑、腰带和臂章,而每位国王的特征则通过雕 像底座上的徽章来区别。

大洋洲

大洋洲,主要指除印度尼西亚之外的南太平洋诸岛,诸岛屿上的文明被大洋分隔,各岛环境相对独立,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除澳大利亚为大陆 性岛外,其他岛屿缺少优质黏土和金属矿藏。大洋洲的艺术品主要利用石、木、贝类、植物纤维等天然材料制成,很少使用人工材料,带有浓 郁的原始宗教色彩。


双面像界碑。这类双面像被称为“莫埃”,莫埃雕像大约制作于公元11-17世纪,被认为是显赫祖先的偶像化身。从15世纪末起,莫埃雕像逐渐 衰落。这种便于携带的莫埃雕像又被称为莫埃玛依。这件两面浮雕双头军舰鸟的雕像与鸟-人的信仰有关,可能是一件标志物,也可能作为一处 陆地界标或者一处守望标志。


软玉短棍。这件短棍是一位毛利部落酋长的武器,为一种短兵器,用于近距离作战。多用木、石或用鲸鱼骨制成。由于软玉材质硬度大,光洁美 观,所以软玉制成的短棍受到珍视,上面往往刻有人名,被作为传家宝或馈赠贵客的高贵礼品。在短棍较细的一端有孔,可以系一条腕带,这 条腕带多用亚麻纤维或者皮子编成。

美洲

美洲大陆自然环境多样,物产资源丰富,适于恬静的农耕渔猎。古代美洲的艺术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就整体艺术风格来说,古 代美洲的艺术在造型上善于将人物、动物及其他自然形象进行大胆的夸张和抽象处理,在自然与平凡中展示人性的淳朴和天真。尽管在祭祀品 、随葬品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教色彩,但是浓郁的世俗氛围依然能够得以体现。


太阳王头像。这尊石雕像是玛雅帝国的开创者——第一位太阳王“瞬间”的头像,他于公元426年9月5日建立了玛雅帝国。石雕像是后来的太阳 王下令雕刻的,摆放在“瞬间”的神庙神龛中祭祀他。


带鼻饰金面具。由于金子耐腐蚀、并有着太阳般的色泽,因而印第安人相信金子具有特殊的能量。美洲印第安酋长与祭司都大量佩戴、使用金 质物品,不仅用来标志地位与财富,同时也具有宗教意义。这件金面具可能就是用于宗教仪式,或是陪葬在墓葬中。


印第安人皮衣、皮裤。这种装饰华丽的兽皮衣服是近现代北美大平原上的印第安男性所流行的外衣,狩猎或作战时都穿着它。这套皮衣的材料 可能是羊皮或者鹿皮,加工得非常柔软舒适,穿上后外面用腰带扎住。上衣和裤子都装饰着用豪猪的软刺制成的织绣。

中世纪、文艺复兴及以后的欧洲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至文艺复兴以前的时代被称为“中世纪”。此时,欧洲各地的封建政权利用教会势力和宗教垄断社会文化,这一时期被史学 家称为“最黑暗的时期”。尽管人文思想遭到束缚,艺术品凝重肃穆成为宗教的产物,但并非无所成就。基督教的传播使艺术与人的精神生活 联系更加紧密,与宗教直接相关的工艺美术得到了空前发展。

14世纪~17世纪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政治权利,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封建专制,在艺术、哲学等领域发起变革。此时的艺术品力求恢复古 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法则,宣传人权反对神权,呈现出庄重、和谐的艺术情调。作品创作题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宗教内容,为生活服务的工 艺美术普及到日常人们的生活之中。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艺术为向近代欧洲艺术过渡奠定了人文基础。


阿波罗像陶盘。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正驾驭着他的战车穿越天空。上面是他的父亲——手持霹雳的朱庇特,右边是爱神丘比特。这幅场景选自浮 雕“死神”的一部分,在背面有长篇意大利文铭文。


珐琅彩圣骨匣。寻访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博士在科隆举行的宗教仪式,使这座城市成为欧洲四大朝圣城市之一。来自圣地的遗物装在精美的圣骨 匣里,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宗教仪式的传播。


珐琅彩权杖头。权杖的形象来自圣经中所记述的田园牧歌式的场景和牧羊人手杖的形象,代表着一位主教要对他的信徒们负责。在这件权杖的 弯头上雕刻着亚当和夏娃在蛇的诱惑下正要偷食禁果的场景,寓意着即将来到人世的“原罪”。


持杖裸体男子。佛罗伦萨的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天才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博物学家、工程师。他是周边事物的忠实记录者和痴迷的 观察者,在这副裸体素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细致精确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人物背后的阴影是他左手用鹅毛笔绘画的典型痕迹。

博物馆部分




等待入场观看大英文物展的人流


大厅


大厅


大厅


壮观的青铜鼎造型


近看青铜鼎花纹


花纹特写


简约现代派风格的建筑设计


电梯


感觉有些奢华的卫生间


地下一层的竹林,里面有“城市发声系统”,记录下来属于老北京的声音——鸽哨声、吆喝声、自行车铃声……


外部造型


外部的青铜鼎造型


正门


西侧


整体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674]
日记[262]
写作[10]
影视[41]
剧场[6]
音乐[7]
读书[10]
动漫[21]
摄影[109]
[53]
霹雳[34]
TF[65]
問卷[18]
综合[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