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一想我自己也蛮可笑的,我能安安静静的在论坛里潜水一言不发持续一年,有时候却又会被某一个帖子激得火冒三丈,作为一个大家都不晓得的陌生人一样突然跳出来大放厥词拍人板砖,等逞了一时的口舌之快后,一边后悔写了那么多年轻气盛、口无遮拦、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话,一边再乖乖的潜回去沉在论坛底部偷偷看霸王贴。
昨天就让我忿青了一把,有人在aiic论坛的后院——百度音乐剧吧里扔了颗炸弹,我不知道这是挑衅还是无间,反正我就冒出来了,等发了2个帖子之后就后悔了。
不知道这帖子以后会不会被删,我先在自己的地盘留个备份吧。贴吧里面几位大人说的话都掷地有声颇有分量,然则涉及到没知会一声就私自转载过来并不合适,所以,我就不把几位大人的话贴在我博客里了。这里只存当事人和我本人的帖子,有关另几位大人(vangel、ladysherry、伊路埃塔、九命青猫)的好帖,还要到贴吧里去看(PS:如果帖子被删掉,偶就米办法了)。
原贴的地址如下:
http://post.baidu.com/f?kz=128232443
事件的起因一:
来这里只是想说出自己的看法,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我不知道这个吧里的人都是做什么的,但是应该都和音乐剧有关。
我打开这个吧的时候有点惊讶,帖子不少但是翻过来倒过去也没看到几张像样的帖子,全部都是什么我看了音乐剧猫,看了悲惨世界,我被他们感动了,又是韦伯、朱丽泰墨、Gilles Amado ELMAR等这些,名字知道的不少。但是我真的不明白,你们看得话,能看懂百分之多少?只是通过书啊,或者是通过报道知道剧情的大概意思,那是不可能被感动,更不要说我看完以后,我真的更加喜欢音乐剧了,你是在骗自己,你再看的时候根本就不能融入到剧情当中,你怎么会被感动?我真的觉得很好笑,你是被他们的什么感动的?说白了,你都不懂什么意思,你谈何喜欢啊?当然,有好多的旋律,也非常棒,如果你只听旋律的话就说喜欢,那你喜欢的不是音乐剧,那是音乐。
再这个吧里面,大部分的帖子都是这样,或者是我看过什么什么,或者是查资料,搞一些英文阿,法文,还有一些名人的名字来显摆自己。好像说到音乐剧,就一定要说韦伯,说一些经典的,如果不说的话,就好像不懂音乐剧了。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音乐剧吧,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现在中国也出了,很多音乐剧不是吗,为什么大家不交流一下,看完以后自己有什么想法阿,或者是你觉得他什么地方做的不好,都可以说出来吗,看完以后总结一下中国的音乐剧和百老汇的差距。
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觉得也会变成相互之间的学习,中国的音乐剧的崛起和发展,我相信和这个吧里的任何人都有关系。大家都有责任,有真的懂音乐剧的人就应该发一些诠释音乐剧的大家之间交流的帖子,别再发那种无聊的让人觉得好笑。
事件的起因二:
我是四季演员,现在作为一名音乐剧演员。我想做的并不是想显示自己,我通过这么多年的的舞台经验和对一些音乐剧的了解,我觉如果音乐剧离开了音乐它就会变成话剧之类的,但他最想要表现的是剧,让人们为了他的故事而感动,而不是音乐!当然音乐也是很重要的。
我是就中国来说,如果让老百姓花几百块钱去看所谓的艺术、交响乐、歌剧等,我觉得这些更是比音乐剧表现的深奥,因为老百姓看不懂什么意思,所以他选择放弃,不去看,因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看不懂,有时候我也看不懂,我觉得音乐剧比较显尔易见得就能明白,虽然他的元素很复杂,但是他的故事大家都能够看懂,而且它的音乐也是为了故事而产生的。
如果说猫是再中国诞生的,那他会成为世界的经典吗?我敢保证说他不会,在中国它能连续演10年吗?如果只演10场的话,再好的剧目也不会成为世界经典的。因为没有人去看,看的人有多少,除了少数的圈内人,和一些爱好音乐剧的人,单是那是远远不够的,再经典的剧目,没有人欣赏他也不会成为经典。当然不成熟的音乐剧也不会成为经典。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去支持中国的音乐剧,就算她不够成熟,我们需要最多的就是对自己的了解,我们如何能成为一个音乐剧的强国,就是对我们自己国家的音乐剧进行点评和指导。
万人拾柴火焰高,中国那么多人,每个人说出对音乐剧的看法,哪怕是不懂的人,谁刚开始就真的懂啊,难道刚开始创造出音乐剧的人,它就敢说我创造出来的是音乐剧,我们现在随便创作出来一个作品也可以叫音乐剧,那就是中国的音乐剧,只要他被中国人接受,我们的想做的是中国的音乐剧,哪怕2楼的人不是做音乐剧的人,我觉得你对中国的音乐剧也是关心的,要不然你不会来到这里。国外的一些音乐剧如果真的原版不动的在中国演出的话,你如果真的看懂它在讲什么意思的话,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可笑,你会觉的他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是这么做的话,中国人是不能理解的,因为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生活习惯也是不同的,打个比方,如果美国人的老婆和他的朋友发生了外遇,他们3个人可能以后也会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但是在中国发生这样的话,他们绝对不会成为朋友,这就是差别,当然音乐剧的话我如果发生这些事中国和美国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但是如果美国的一些东西,真的在中国演,中国人就觉得很别扭。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去研究一些自己的东西和文化,不要崇洋,那是没有用的,因为音乐剧是以剧为主,我们都会想看到自己的身边的故事,发生再舞台上,而不是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发生在舞台上,那时候你会想他为什么那么做??那是国外人的做事作风。
当然我们要吸取一些国外的文化,因为他们比我们先起步,我们应该学习,是真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卖弄,而只学一些皮毛。
我这个忿青的口水之一:
啊,偶也来贫几句吧。
我从事的工作和音乐剧一点边都不沾,只是喜欢看/听音乐剧而已(写“喜欢音乐剧”的时候还有些忐忑,这么写会不会成了LZ帖子里专指的那种啥也不懂的人了。笑)
即使是这样,即使我没楼上几位大人听的多,看的多,懂的多,理解的深刻,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就像LZ说的那样,交流嘛~
这里是个交流的场所,我们不能强加别人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
音乐剧在中国来说,它的群众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如果把这里氛围塑造成那么专业深刻的话,会令人却步的。而且这里是“百度”哦,大人如果想深入探讨的话,我觉得应该去爱音客,而不是在这里。
这吧里,的确有从事音乐剧及相关工作的,有资深不乏精辟深刻见解、见多识广的音乐剧迷,有孜孜不倦的推广者,等等……但是也有刚刚起步接触音乐剧的人,有偶然因某部电影或其他作品而对特定的音乐剧而感兴趣的phan,甚至偶尔会有分不清音乐剧和歌剧的朋友啊。
因此,身份的定位决定了说话的侧重点。
LZ是专业人士啊,来到这吧看了某些帖子后有这些感受偶很能理解的,但是我觉得LZ对这吧里的筒子的要求过高了,你把对待专业人士的标准付与在这吧里所有人之上了呢。^_^。
对一件事务接触的越多越久,才越有发言的广度和深度,但是LZ不能苛求大家,你所写的:“大部分的帖子都是我看过什么什么 或者是查资料 搞一些英文阿 法文 还有一些名人的名字 来显摆自己 好像说到音乐剧 就一定要说韦伯 说一些经典的 如果不说的话 就好像不懂音乐剧”。
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韦伯的音乐剧对于入门的新手来说,是最适合将他们引入音乐剧这个世界的作品了。
还有你说的查资料之类事情,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没有专业的渠道来获取这些信息,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网络这种形式来资源共享并了解相关的情况,例如我,在网上发现了什么音乐剧是我不知道的,就会习惯性的跑到爱音客去搜索相关资料,先看剧情介绍、cast之类的东东,再看review、版本评析之类的东东,对这方面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才能加深我自己对一部音乐剧的认知。
谈到中国出了很多音乐剧,因为我完全是个外行人,这方面的知识挺贫乏,所以中国的音乐剧我只看过《雪狼湖》和《金沙》,还有,前几天北大的《一流大学要从澡塘做起》。其余的国产音乐剧就再没听说什么,更别提看了。和朋友交流起来,也就说说剧情、旋律、舞美、灯光之类的东东。
前几天和另一个朋友xufan聊到了国产音乐剧的市场运作。
xufan给我看了一个音乐剧《珍》的资料,当时我只看了《珍》的剧情简介,就剧情而言,我对它非常感兴趣。感觉做出来之后应该会有一些LM或者elisabeth的风格。
后来查了些别的资料,它是国内一家公司全线运作的,这家公司的规模应该挺大的,他们还运作了许多挺有名的大型演出。
但是就这样一家公司,在它网页的banner上,却把音乐剧《珍》写成了“music opera”。真令人遗憾。
这公司网站上对《珍》从作品的编排、演员的选角、上映及档期、还有巡演计划、市场推广方案、音像制品的上市、新人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介绍。
我是做广告策划的,因此对它的运作很感兴趣,但是后来发觉到它公司专门负责运作这事的人,对音乐剧的了解并不多、对音乐剧的运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样能“近距离”接触音乐剧的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目标受众呢?更何谈普及和推广?像上海大剧院那样的,不是一直独霸国内么?其实它应该越多越好。>_<
LZ把目光聚焦在固定的圈子里,希望做精做专,而我觉得大家在这里的希望是把这个圈子扩大,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嘛~
范围广了,基础就会良莠不齐,圈子越广,初级的爱好者肯定越多,但是同样的,高人也会聚集的越来越多,而且LZ大人不必对初级的爱好者有成见嘛~大家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嘛~^_^。
我开始接触音乐剧时也常说傻话,现在说的也未必不是什么傻话,上面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语无伦次的,不好意思了。
我这个忿青的口水之二:
一则,昨晚有人在我窗跟下唱歌让我一夜失眠,导致我今天忿青了。
二则,今天老板翘班,我能随心所欲的上网。
所以继续潜上水面,吸点空气,废水几句,各位别把我抽飞才好。=v=
LZ问偶们能看懂百分之多少?还说我们只是只是通过书、报道知道剧情的大概意思,是不可能被感动的。
偶们玩广告的有这么一句话:卖得出产品的广告就是好广告,不管它创意多么恶俗、制作多么粗劣。
在这里,我想换一种说法:能赢得观众的音乐剧就是好音乐剧。
音乐剧首先是表演给普通大众看的节目,而不是专门表演给专业人士的技法交流活动。
既然它绝大多数的受众是普通人,又有多少人能以“专业”的眼光在看剧的同时又给演职人员做出评价呢?
我有时候听古典乐,经常是挂个mp3塞个几十块钱的耳机边等公交车边听了,而我一个玩HIFI的朋友经常痛心棘手的指责我这样是暴殄天物、是对古典乐的亵渎、不懂古典乐云云。
他倒是很专业,听莫扎特和老柴的音乐,用不同的数据线。听起交响乐来,他能听出众多铜管、木管乐器演奏者中、某排某一个小号手的换气声,他那些买音响设备的钱,如果换做是我,早就拿去买房子、买汽车、出国游了。
可是有谁规定了这才是欣赏古典乐的方式?
有谁规定了我用mp3就是外行?
有谁规定了我听100次都听不出那小号手的换气声,就等于不懂欣赏古典乐?
我觉得“懂”和“懂得欣赏”是不同的。
“懂”是从理论层面出发的,而“欣赏”是纯粹的个人感观判断。
“懂”需要后天的学习,而“欣赏”是自发的个人喜好。
我们听一首歌,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好听”,你才知道好听。然而它为什么好听,它的作曲采取了什么调式、配器上如何搭配才能有和谐的效果、乐队的位置如何营造立体的效果、歌手采用什么样的发声方法让你感到受震撼……等等这些,相信大多数听的人是不知道的。
回到音乐剧上来,我还是那句话,音乐剧首先是表演给普通大众看的节目,而不是专门表演给专业人士的技法交流活动。
大多数去看音乐剧的观众,听的是歌、看的是剧情。
而如何用灯光营造舞台的立体效果、演员的走位、服装道具的制作、音响的配合、指挥如何在乐队音量和演员音量间协调平衡,相信很多观众都忽视掉了,甚至体会不到。
在我这种外行看来,看一场音乐剧,所追求的就是听觉上旋律悦耳、视觉上场面舒适不凌乱……
听,只要知道旋律好,演员嗓音漂亮就够了,难到我还要一边看一边研究发音类型口腔形状舌头位置胸腔腹腔控制力度么?
看,只要觉得演员适合角色,交流到位,一切表演行云流水就可以了,难道我还要知道灯光的行走路线?表演的舞台位置如何适合剧院各个角度的观众视角?
NO NO NO,那我就不是一个去看音乐剧的普通观众了,而可能是一个记者、可能是一个带审视眼光的剧评、可能是一个相关专业的学生、可能是一个从事这行业的表演艺术家。
而后两者是为谁服务的?是为普通观众服务的,如果他们制作了一出自认为高雅、完美、高水平的作品,但观众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无疑这作品就是失败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和广告圈里“卖得出产品的广告就是好广告,不管它创意多么恶俗、制作多么粗劣”这句话异曲同工。
一个好的作品,总有一个方面都能打动某一特定层面的观众,所以,对待这些爱好者们请不要把那些过于“高雅”的要求强加在我们身上,特别是在国内这种音乐剧还不普及的环境下。
人人都有欣赏的能力,只不过欣赏的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LZ不要再说“听支歌就说喜欢音乐剧未必是真喜欢、是不懂的表现”这样一竿子打死的话。
目前,普通的明星演唱会占有一大部分,歌剧又有另一部分市场。而音乐剧的市场却尚未完全形成。
举办明星演唱会,那些明星乐队的fans们覆盖得够多够广。
举办歌剧演出,虽然观众层面极窄,但是它的欣赏者基础却是十分固定的。
而国内的音乐剧仍在它的爱好者的热情和支持摸索自己的道路。
LZ也是热爱音乐剧的人,希望LZ多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啊。偶们不够入流,所以才需要有您这样的人来指导我们呀呀。>_<